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東明 實習生 張海燕
網售 “波利維”不含硫酸氫氯,“立普妥”沒有阿托伐他汀,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吃了根本不起作用,檢察機關對銷售假藥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訴,并納入藥品從業人員“黑名單”。3月12日上午,上海市鐵路運輸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上海鐵檢院)召開“3.15保護消費者權益”新聞發布會,并向媒體記者公布了這起假藥案。
數據顯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上海鐵檢院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以下簡稱“食藥案件”)313件565人,經審查,批準逮捕230件 379人;共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食藥案件367件635人,經審查,提起公訴296件462人,已判決278件422人。
據介紹,在這些案件中,涉案食品藥品種類呈新型化、多樣化趨勢,犯罪行為呈組織化、鏈條化、跨區域化趨勢,網絡犯罪比例高,家族式制假團伙凸顯。
針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刑事案件專業性、政策性、交叉性強的特點,上海鐵檢院成立食藥案件專業化辦案團隊,專門負責食藥案件的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綜合治理等工作。同時引進“外腦”,組建食藥領域專家智庫,借助專家智力支持,實現食藥案件專業化辦理。
對于制售假藥、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假冒偽劣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制售假種子、假農藥等危害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犯罪活動,上海鐵檢院始終圍繞“四個最嚴”要求,加強刑行銜接,推動落實“黑名單”制度。通過建立“三項機制”,加強多部門內外聯動協作,結合辦案,深入分析案件背后的社會原因以及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針對連鎖藥房監管漏洞、藥劑師管理盲區、餐飲企業食品安全隱患、肉類批發市場進場檢測流于形式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全方位守護食品藥品安全。
上海鐵檢院副檢察長俞蕾表示,我們將始終圍繞“四個最嚴”要求,聚焦民生關切,堅持“嚴”字當頭。依法嚴厲懲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強食藥專業化辦案團隊建設,深入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和《藥品管理法》關于涉藥品犯罪條款的適用,為守護食品藥品安全貢獻檢察力量。